一、对于难以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孩子
4至6岁的孩子们,正是生活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许多孩子在吃饭时,常常弄得整张桌子狼藉一片,一顿饭要耗费一小时之久。许多孩子拒绝刷牙,这让许多父母深感困扰。在这个关键的阶段,父母应当铭记三个重要的策略:重复、提醒和示范。
这个阶段的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无法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昨天刚刚教过的内容,今天可能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尽管他们在父母面前承诺得信誓旦旦,但一旦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很快就会忘记自己的承诺,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
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预见性。当孩子可能无法做到或忘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时,父母应当理解并接受这是正常的现象。在此基础上,父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例如为不喜欢刷牙的孩子购买漂亮的牙刷,为不爱吃饭的孩子制作新花样的蔬菜炒饭。
巧妙的提醒方法比恐吓更加有效。例如,当希望孩子收拾玩具时,与其责备他们:“你怎么这么搞乱?这么漂亮的公主怎么会做错事?”不如用积极的方式激励他们:“你是一个好孩子,我相信你会整理好这些玩具的。”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孩子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示范是塑造孩子生活习惯的第三个重要方法。孩子们在这个阶段会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父母的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例如,当希望孩子洗手时,父母可以直接给孩子做示范;当希望孩子看书时,爸爸可以先做出阅读的示范。
有些父母可能会抱怨:“我已经说过多次了,为什么孩子还是不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即使孩子暂时不学习,父母也不应生气。更重要的是做出示范,这比简单的说教更加有效。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你将成为一个优秀的父母。
二、对于富有攻击性和争强好胜的孩子
送孩子去幼儿园后,家长们经常会因为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而头疼不已。
例如,孩子回家后可能会抱怨:“那个人又打了我!”“他总是想独占玩具!”“他总是捉弄我!”听到孩子被打或打人的消息,父母难免担心孩子是否能顺利融入社会。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普遍具有较强的嫉妒心,什么都想据为己有,表现出争强好胜的态度,但每个孩子的表现程度不同。对于个性强的孩子打人、为了独占玩具而狡猾、哭泣的行为,父母应平静地理解和等待,收敛孩子的攻击性行为。
以庆模为例,他在放学后因穿鞋问题多次受到老师的责备。老师后来把鞋子放在离门最近的地方帮助他顺利度过这个困难时期。对于有消极性格、容易被攻击的孩子欺负的情况,父母要调整心态并理解这是孩子在这个阶段特有的表现。如果对方孩子的攻击性过强的话,可以教育孩子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如偷偷掐自己或吐口水等自我保护行为时不必过于惊慌也不要指责对方家长这是孩子们特有的应对策略他们会逐渐改变并适应社会生活随着耐心的引导和幼儿园老师的帮助孩子们会逐渐成长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