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安徽省爆发的儿童手足口病至今仍然令人心悸。据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消息,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而如今正是四月初,全国各地已陆续出现少数病例。中国香港卫生局局长周一岳表示,2021年台湾地区前三个月的病例数量持续增长,预计四月将达到高峰。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父母们不必过于惊慌。2008年,我国首次将手足口病列为法定传染病进行报告。从去年的患者分析来看,共有48万多例患者,其中99.74%属于轻症病例,重型病例仅占0.24%,死亡率为0.026%。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这一病症的传播途径很多,防胜于治。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如何帮助孩子们抵抗手足口病的感染呢?
病发表现:病起之初类似感冒。孩子感染病毒后,主要以发热为表现,一般发热在38℃左右。部分患儿早期有咳嗽、流鼻涕和流口水等类似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1~2天后逐渐出现皮疹,通常在手部、足部、臀部出现,或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有的患儿不发热,只表现为手部、足部、臀部皮疹或疱疹性喉炎。大多数患儿在一周内体温下降,皮疹消散,恢复正常。
传播途径:近距离接触易感染。人群密切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患者喉咙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因此与患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能导致感染。食用或摄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能发生感染。
家庭预防:勤洗手、避免生冷食物。春夏季节是肠道病毒感染易发的时期,要重视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不要带婴儿去人群聚集的场所。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应清洁乳头。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及早到正规医院就医。孩子患病后应停止去幼儿园和学校,以避免传染他人,并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患儿的家中应使用肥皂、消毒剂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进行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液或漂白粉消毒;将衣物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那么手足口病的红疹子和其他的红疹子有什么不一样呢?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状是手中、足长出如大豆大小的水疱,这些水疱呈半球形,疱壁薄、内液澄清、呈珠白色。而口腔的上腭、颊部、牙龈及舌部会出现疼痛性小水疱,迅速溃烂,四周有淡红色。一般麻疹的水疱发生在手掌心、脚底,与手足口病的水疱不易区分,但麻疹患者的头发、面部、四肢也会有水疱;斑丘疹性荨麻疹多见于婴幼儿及儿童,大多数发病与蚊虫叮咬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