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一种不容忽视的儿童传染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尤其在婴幼儿中发病率较高。虽然大多数患者的症状轻微,但对此病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严重危害,甚至引发一些并发症,如无菌检测性心肌炎、大脑炎等,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死亡。
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后,虽然大部分不会发病,但他们会成为病毒的传播者。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包括肠道病毒71型、A组柯萨奇病毒以及埃可病毒的一些血清型。
关于小儿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一般症状:急性起病,潜伏期3-5天。初期会有低烧、全身不适等前驱症状。口腔黏膜会出现疼痛性粟粒状水泡,手、足则会出现斑疹和疱疹。除了手足口外,臀部及肛门周围也可能出现疹子。部分小孩可能会出现泛发性斑丘疹、水泡,并伴随咳嗽、流鼻涕、食欲不佳等症状。大部分病例可在约5-10天内痊愈。
2. 重症病例表现:极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的儿童,可能会出现脑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病症。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口唇紫绀,肺部可闻及哮鸣音或湿啰音。中枢神经系统可能出现精神差、嗜睡、头痛等症状。循环系统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心跳异常等表现。
在辨识小儿手足口病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多发于夏秋季节。
2. 主要以儿童为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中场所爆发。
3. 初期发热,随后口腔、手、足等部位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对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检查、血生化检查、脑脊液检查等。X线肺部ct、核磁共振、脑电、心电图等检查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病原学检验是确诊的重要手段,包括病毒分离、dna检测、血清学检验等。
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儿童传染病。理解其症状、检查方法以及辨识要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