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口腔内便会出现白色的迹象,并且常常伴随着吐牛奶的情况。许多粗心的父母可能会忽略这些迹象,将其简单地视为牛奶留下的痕迹,从而留下了潜在的健康隐患。
专家指出,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疾病,通常被称为白口糊,而在中医中则被称为雪口症。除了不当的饮食习惯和咬手指等行为外,许多家长可能不知道,孩子患上鹅口疮的原因竟然与奶嘴有关。
以陈先生的宝宝为例,这位仅8个月大的婴儿总是喜欢哭闹。为了安抚宝宝,陈先生从婴儿5个月大开始就使用了安抚奶嘴。每当喂完奶后,他将奶嘴放入婴儿口中,婴儿便会安静下来。最近婴儿频繁吐牛奶并且哭闹不止。陈先生仔细观察后,发现孩子的嘴巴里出现了白色斑点。起初,他以为是孩子吐奶留下的痕迹,但用湿毛巾擦拭却无法消除。当婴儿的体温昨天上升时,陈先生急忙带着婴儿前往医院。经过医生的诊断,婴儿被确诊为患上了鹅口疮,可能与长期使用安抚奶嘴并感染了乳头的细菌有关。
鹅口疮的症状与孩子吐牛奶有些相似,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斑点,像牛奶斑一样粘在口壁上。与喝牛奶留下的痕迹不同的是,鹅口疮的痕迹是无法擦掉的。在鹅口疮初期,婴儿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但随着病情的恶化,新生儿可能会变得烦躁不安,饮食减少,甚至因疼痛而拒绝哺乳。陈先生的孩子不喝牛奶、哭闹不止,不仅仅是鹅口疮带来的困扰。
那么如何预防鹅口疮呢?专家建议,实际上,只要注意一些细节,就可以有效预防鹅口疮。在使用奶嘴时,要特别注意卫生,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水煮消毒。哺乳期的母亲在每次喂奶前应该洗手并清洁乳头。餐具和食品的清洁也非常重要,奶瓶、碗勺等应该专人专用,并使用后煮沸消毒。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安抚奶嘴。通过这些简单的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鹅口疮的发生,保护新生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