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生命的持续依赖于脉搏的跳动,只有脉搏保持每分钟六十至一百次左右的正常范围,生命才能保持健康。偶尔的脉搏过低可能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但长期脉搏过低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了。那么,造成脉搏低的原因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传导阻滞是导致脉搏低的一个主要原因。心脏跳动是由窦房结指挥的,如果心脏房结或心肌出现病变,窦房结发出的命令就无法正常传达,从而导致传导阻滞。传导阻滞分为三度,一度症状较轻,通常无明显表现,仅在心电图检查时才能发现;二度则有部分命令无法传达,患者会经常感到心脏停跳;三度最为严重,几乎所有命令都无法传达,患者心跳每分钟仅二十至三十次,且极不规律,甚至可能出现心跳停止,这种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抢救治疗。
窦房结功能发生改变也会导致脉搏低。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病窦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患者的脉搏每分钟仅跳动四十次左右,心排血量明显减少。患者还可能出现头晕、眼花、目眩、耳鸣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昏迷和抽搐等症状。
除了上述原因,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导致脉搏过低,如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迷走神经张力改变、药物等。脉搏低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长期出现脉搏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有助于预防脉搏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