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癌在全球的癌症死因中位列第三,尽管医疗科技不断进步,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但晚期结肠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仍然未见显著改善。结肠癌的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结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包括启动、促癌和进展三个阶段。在正常黏膜逐渐转变为癌症的过程中,包括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以及浸润转移等阶段。以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癌变为例,结肠癌的自然病程可长达10至35年。这一漫长的自然病程为预防结肠癌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针对结肠癌的自然病程,我国制定了积极的预防策略,其中一级预防尤为重要。一级预防旨在肿瘤发生之前,消除或减少大肠黏膜对致癌剂的暴露,抑制或阻断上皮细胞的癌变过程,从而达到预防肿瘤发生的目的。
在一级预防中,饮食干预是重要的一环。英国学者Burkitt很早就指出,结肠癌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类型密切相关。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也表明,结肠癌的发病与能量摄入过多、肥胖、过多饱和脂肪酸摄入、体力活动减少以及膳食纤维和微营养素摄入不足有关。
其中,对膳食纤维的研究最为深入。Burkitt发现非洲黑人中结肠癌的发病率极低,而他们的饮食中富含大量食物纤维。基于此,他提出了高纤维饮食可能是结肠癌的保护因子的假设。后续的研究也证实,膳食纤维可以稀释或吸收粪便中的致癌物,加快食物残渣在肠道的通过时间,减少肠黏膜对食物中致癌物的暴露。膳食纤维还能通过改变胆酸的代谢、降低结肠的pH值,并增加短链脂肪酸的产生,为肠道健康提供多重保护。
了解结肠癌的自然病程及其预防策略,对于降低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饮食健康,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高能量、高脂肪食品的摄入,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