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司马懿和司马炎是什么关系

  • 生活知识
  • 2023-05-17
  • www.shiguanyingerw.cn
  • 生活知识

司马懿和司马炎是什么关系

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 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扩展资料

羊车望幸

司马炎后宫妃嫔众多,有粉黛近万,,每天晚上到底要临幸哪个妃子,就成为一个让他十分头疼的问题。于是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是坐着羊车,让羊在宫苑里随意行走,羊车停在哪里他就在哪里宠幸嫔妃。

于是有个宫人便把竹枝插在门上,把盐水洒在地上,羊因为喜欢盐水的味道,停下吃食,于是羊车就停在她的宫门口。这个故事出自晋书卷三十一,因为这个故事,后人把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或者宠爱,就称为“羊车望幸”。

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得皇位建立晋朝,定都在哪里呢

司马炎建立晋朝并定都洛阳。

司马炎是司马昭的长子,司马懿的孙子,他曾经出任中抚军。司马昭本想让小儿子司马攸继承王位,但遭到群臣反对,大臣们都比较支持司马炎继承王位,在265年,司马炎被封为晋王太子。司马昭死后,司马炎继承王位,成为晋王,同年十二月,司马炎篡权夺政,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建立晋朝。

司马炎建立晋朝的过程虽不是名正言顺,但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司马家族属于士族中的佼佼者,后方有强大的各类家族支持,而平常的士族人家并看不惯出身粗野的曹魏政权。,曹操生性暴虐多疑,只要不合自己心意,就随意杀人,他在位时杀了很多士族人物,就连一直跟着曹操征战的荀彧都被曹操杀害,这些行为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尤其是曹操的“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足以看出曹操的自私,而也失去了天下人的忠心,司马炎夺权建新政权的行为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斥责。

司马炎的谋略和才智也非常人所能及,司马炎能够成功建立新王朝就说明他是一个有胆识、有思想、有能力的人,他在洛阳建立晋朝后,整合军队,并用4个月灭掉了吴国,扩大了晋国的版图。

司马炎选择洛阳作为晋朝都城,是因为洛阳有良好的政治基础,并且经过魏朝的多年经营,洛阳的经济条件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这里人口众多,已洛阳为都城就不用再修建新的都城,可以避免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损耗,利用现成的都城也可以让刚经历战火纷飞的老百姓休养生息,减少百姓的负担,从而拉拢人心,使百姓对司马炎更加爱戴。

司马炎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

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265年—290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 晋元帝司马睿从父,母为文明皇后王元姬。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扩展资料

司马懿,三国时期曹魏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

因司马懿曾支持曹操称帝,所以逐渐赢得了曹操的信任,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帮助曹丕在储位之争中获得胜利。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

司马懿 司马昭 司马炎 是什么关系

司马懿有两个儿子,老大为司马师,老二是司马昭。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也就是司马懿的孙子。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 ),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自幼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因曹操出身“赘阉遗丑”,司马懿一度拒绝曹操授予的官职,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任丞相后,强行辟司马懿为文学掾。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 。咸熙二年(265年)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

司马炎是谁的儿子

晋朝,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儿子)
司马懿(179—251),字仲达,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出身士族,青年入仕,担任过曹操的丞相主簿,多谋略,善权变。后来,曹操被封为魏王,司马懿又担任魏王太子中庶子,深得魏王太子曹丕信任。曹丕称帝之后,司马懿的地位日渐上升。曹丕死时,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同受遗诏,辅佐魏明帝。曹真死后,司马懿任大将军,多次督率大军抵御诸葛亮的北伐,掌握了曹魏的军事实权,而且威望也大为提高。公元239年,齐王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独揽大权,给司马懿一个太傅的虚名,剥夺了他的实权。司马懿就此装病,迷惑曹爽,暗中却加紧策划。这时,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任中护军,控制着一部分中央军队。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的矛盾已经白热化。
正始十年(249)春,齐王曹芳在曹爽等陪同下去谒祭高平陵(魏明帝的陵墓),司马懿父子发动政变,迫使曹爽交出兵权。不久,司马氏把曹爽及其兄弟,以及曹氏集团的重要成员,一律诛灭三族。从此,司马氏父子完全掌握了曹魏政权。
嘉平三年(251),司马懿病死,其子司马师继任大将军。司马师(208—255),字子元。他专擅曹魏国政,废掉齐王曹芳,另立年仅13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正元二年(255),司马师病死,其弟司马昭又继任大将军。司马昭(211—265),字子上。他总揽朝政,魏主曹髦曾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马昭杀曹髦,另立14岁的曹奂作为傀儡皇帝。景元四年(263),他派钟会、邓艾等率军灭蜀。这年,司马昭自称晋公,后为晋王。
公元265年,司马昭病死,他的儿子司马炎继任丞相,袭晋王。第二年,司马炎废掉魏主曹奂,自己当皇帝,建立了晋朝,他就是晋武帝。
魏灭蜀以后,孙吴处于十分不利的战略地位。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冬,西晋派太尉贾充为大都督,遣镇军将军琅邪王司马、安东将军王浑、建威将军王戎、平南将军胡奋、镇南大将军杜预、龙骧将军王(jùn)等分兵六路大举伐吴。各路大军所向披靡。次年(280)三月,王水师抵达建业的石头城。吴末孙皓帝投降,吴亡, 晋朝统一全国。

司马炎是曹操的后代还是部将还是刘备的后代

既不是曹操的后代也不是刘备的后代。是曹操旧部司马懿的孙子。
晋武帝司马炎(236-290),字安世,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晋朝的开国君主,公元265-290年在位。公元265年他继承父亲司马昭的晋王之位,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将帝位禅让给自己,国号大晋,建都洛阳.

司马炎是司马懿的谁

1.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子。

2.司马懿的儿子里面,司马昭比较有谋略,司马昭的儿子里面,司马炎比较有谋略。司马炎建立西晋,覆灭东吴,一统天下,比他爷爷还强。不过很多人说他有一个缺点心软。与他爷爷司马懿的心狠手辣正好相反。

3.司马懿的心狠手辣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件是他攻打辽东公孙渊,一件是他发动“高平陵事件”。

4.公元266年,司马炎逼退魏帝曹奂,自己做了皇帝,史称西晋。280年,司马炎灭东吴,结束三国纷争局面,一统天下。曹操和司马懿没能做到的事情,司马炎做到了。司马炎可以说不错了。

5.可是许多人都说他心软、没原则,这里有三件事可以证明。第一件事,是司马炎的叔叔司马伦“偷盗御裘”事件。第二件事,是司马炎无原则地“袒护羊琇案”。第三件事,是司马炎袒护王戎。

人工授精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