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我们心中的孩子,妈妈的笑容如同孩子头顶璀璨的天空。在产后新妈妈的阶段,喜悦与忧虑常常并存,各种担忧似乎无法避免,想要远离抑郁症,似乎并非易事。
近期,产后四十多天的丽娅总是情绪不佳,时常感到委屈。亲人似乎结束了产前产后的关心,只留下她自己照顾孩子,生活变得简单而重复。与此她的烦恼也在不断增加:担心孩子吃得不好,担心自己的身材走样,担心工作受影响……再加上孩子哭闹导致的睡眠不足,丽娅的情绪越来越差,经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连丈夫都看不下去了。家庭氛围紧张到一触即发,直到她去找心理专家倾诉调节,才发现原来自己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那么,什么是产后抑郁症呢?
产后抑郁是一种与生孕相关的精神疾病,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和快乐感缺失、易疲劳、易烦躁等。许多新妈妈在产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养育孩子上,很少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育儿经验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当遇到问题时,她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情绪低落,进而出现产后抑郁的倾向。
产后抑郁的主要表现为情绪消沉、悲伤、易怒、觉得委屈,伴随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还会出现思维方面的表现,如内疚、敏感、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在行为上,产妇可能不愿意接触人、食欲不振、失眠等,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自残、自虐、自杀的想法。
产后抑郁症的产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心理状态社会因素。怀孕期间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应激的生活事件。在此期间,女性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角色转变、人际关系矛盾、经济压力以及自我调整能力的缺乏等都可能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抑郁症与个人的性格也有密切关系,内向、依赖性强、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更容易引发产后抑郁症。
二是分子生物学因素。这包括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家族中有抑郁症病史的产妇更容易发生孕期抑郁和产后抑郁。
当产后新妈妈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产妇应该了解相关的心理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建立情绪宣泄的渠道,正确疏导情绪;三是通过其他情绪来调节不良情绪;四是接受情绪疏导而非压抑;五是逐渐“脱敏”,多做放松训练。
心理调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如果产妇自身无法很好地调整抑郁情绪,向专业人士咨询、征求专家的建议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即使向家人、朋友倾诉心声,产妇仍然可能感到没有安全感。但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面前,她们可以彻底放松,敞开心扉,直至消除顾虑,重新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产后抑郁并不可怕。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方式调整心态,新妈妈可以调养身心,以全新的育儿心态迎接生活的挑战。这将为新妈妈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同时也有助于塑造孩子一生的健康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