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成长的护航与短视》
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过于短视。当孩子面临问题时,他们往往认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将来自然会变好。这种过于保护的态度可能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以11岁的小建为例,他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由于家长的过度溺爱,小建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对老师和同学缺乏尊重。一次班级测验中,小建在实习老师面前出言不逊,引发了家长的激烈反应。
家长们在保护孩子时,有时会陷入盲目的误区。他们不愿意正视孩子的缺点,总是站在孩子的立场辩护。成功的家长既会关注孩子的闪光点,也会正视其缺点,不会无条件溺爱孩子。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尊重并重视教育。如果父母不尊重老师,孩子又怎能尊重老师呢?在幼儿园里,有些家长在孩子们发生冲突时,过于偏袒自己的孩子,甚至动手打对方孩子。这种护短行为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让孩子觉得无论做错什么都会得到家长的庇护。
古时候有个传说,描述了一个非常顽皮的孩子因为受到大善人的鼓励而变得更加顽皮。他的监护人因为只保护孩子而没有教育他,最终导致了孩子遭受恶人的伤害。这个故事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说明了只护短不教育的家长令人担忧。
古人曾说:“慈母多败子,严家无悍马。”溺爱孩子的父母可能会培养出无法无天的孩子。相反,在严格教育的家庭中,孩子会懂得遵守规则。例如,王僧辩的母亲魏夫人就是一个严格的母亲,她从不溺爱儿子,甚至在儿子成为将军后仍然严格管教。这种教育方式帮助王僧辩成就了他的勋业。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克服缺点本身就是进步,有利于发扬优点。如果家长忽视孩子的缺点并刻意掩饰,孩子可能会认为自己的错误是正确的,这将可能导致更大的错误。正如俗话所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家长应该正视孩子的缺点并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保持长远的眼光,既要保护孩子也要注重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并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