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不良性水肿是一种特殊的营养缺乏表现,也被称为低蛋白血症。由于长期负氮平衡状态,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主要特征为全身性水肿。对于这种状况,饮食调理尤为重要。那么,营养不良性水肿患者应该如何调整饮食呢?
要补充蛋白质。在胃肠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患者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鱼肉、瘦肉和鸡蛋等。随着饮食的调整,你会发现尿量增加,体重减轻,水肿也会逐渐消退。
要远离高盐食品。腌制食物中含有大量钠,会导致水钠潴留,加剧水肿问题。患者需要严格控制盐分的摄入。等水肿消失后,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盐的摄入量,否则会影响食欲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患者还应补充丰富的矿物质,如钾和镁等。应采取低钠、高钾、高镁的饮食,并适量补充铁和维生素。在补充营养物质时,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半流质、流质或软食。
营养不良型水肿患者的生长发育通常较为迟缓,肌肉收缩松弛,身体乏力无精神,容易感到寒冷和激动。部分患者双下肢会出现水肿,严重者腹壁、眼睑乃至结膜也可能出现水肿。症状严重的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蛋白质和热量的消耗。待水肿消退且并发症完全治愈后,方可逐渐增加户外活动。
保持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缓解营养不良性水肿的关键。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调整饮食,配合医生的治疗,以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