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的病人,尤其是术后患者,因骨与软组织生长修复的需求,营养补充至关重要。骨头能否快速生长,与饮食息息相关。许多病人及其家属在饮食方面存在诸多误区,比如对豆腐和鱼肉的误解。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流产网小编一同揭开这些常见的骨折饮食误区。
误区一:豆腐是“发物”
一种普遍的误解是,豆腐属于“发物”,术后食用会导致伤口感染。从医学角度看,伤口愈合是否良好与多种因素相关,如细菌污染、皮下积血、引流状况、消毒质量以及患者的营养状况等。豆腐性味甘、咸、寒、平,富含蛋白质、脂肪、卵磷脂、钙、磷、铁及大量的核黄素等营养成分。尤其豆腐的蛋白质含量丰富,每100克豆腐的蛋白质含量高达7.4克,且其钙含量277毫克,易于被人体吸收,有助于增加身体营养。在中医理论中,豆腐甚至还可以外用治疗某些体表慢性溃疡。
误区二:吃鱼伤口不愈
有些骨折手术后的病人担心食用鱼肉会影响伤口愈合。事实上,伤口愈合与患者的年龄、是否感染、局部血液循环以及全身营养状态等都有关。鱼肉性味甘、温、无毒,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成分。鱼肉细腻,容易被人体吸收。中医认为,鱼肉具有补虚赢、温中下气、利水消肿的功效,外用还能解毒、消炎、治痈疮。对于某些过敏体质的人,比如患有哮喘和荨麻疹的病人,食用鱼肉可能会引发过敏,这类人群则应慎重食用。
骨折康复期间的饮食调整至关重要。除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饮食误区外,患者还应注重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的食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加速骨折的愈合和身体的康复。记住,正确的饮食搭配是骨折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让我们一起走出饮食误区,为身体的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