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新闻 >

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

  • 健康新闻
  • 2024-12-19
  • www.shiguanyingerw.cn
  • 健康新闻

父母常常以命令的口吻与孩子交流,指挥孩子做事,这种做法可能会引发孩子在青春期的叛逆行为,使得原本的教育效果难以预期。长期在命令下成长的孩子,会缺乏自主性,容易形成懦弱的性格,这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

——前苏联教育学家 巴班斯基

案例介绍】

钱双芬在父母眼中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因为无论父母让她做什么,她总是抗拒执行;而钱双芬也讨厌父母,因为她们不尊重自己,总是用命令的口吻让她做事。钱双芬与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好。

有一次,钱双芬正在专心画画,妈妈命令她做饭。虽然她表达了不情愿,但妈妈仍然坚持要求她执行。当钱双芬拒绝时,妈妈采取了强硬的态度,甚至撕毁了她的画作。这导致钱双芬非常难过,她愤怒地反抗妈妈,并锁进了自己的小房间。

长时间不理妈妈的钱双芬的妈妈意识到了自己命令式的交流方式可能有问题,但却不知道如何改变。

实例分析】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强烈的自尊心。他们希望父母能够平等地对待自己,不愿意听到父母命令式的口吻,更讨厌父母逼迫自己的行为。当父母用命令的语气要求孩子做事时,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反抗行为。就像钱双芬一样,她在听到妈妈的命令后,产生了对立情绪,最终没有听从妈妈的安排,而妈妈也因此感到困惑和沮丧。

许多父母认为,命令孩子是父母的权利,理所应当。但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拥有了自主观念,开始抵触父母的命令式口气,觉得父母不尊重自己。父母若长期以命令的口吻与孩子沟通,会压抑孩子的自主观念,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软弱和不自信的个性。即使长大后,他们仍然会依赖父母,无法独立处理问题,从而影响其生活质量。

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并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需要改变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不用命令式的语气与孩子讲话,尝试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多听取他们的意见,让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事情决策中。这样孩子才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观点和建议并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这样父母的权威和形象在孩子心中才会更加高大和持久。

给父母的建议】

不用命令式的语气与孩子讲话,放下自己的权威地位与孩子平等沟通是每位父母应该学习的技能。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方式一:放下权威至上的观念

例如:

初二男孩周年国非常幸运,他的父母有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他们与周年国交流时从未使用命令式的语气。即使他在某些方面反复犯错父母也会采用温和的方式帮助他改进而不是用强硬的态度来教训他。因此周年国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好什么都愿意和父母分享包括自己的秘密。

与孩子建立真正的沟通桥梁

一、真正重视孩子,让孩子自主选择

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做错事,因此常常不让他们独立选择。孩子正是在错误中成长。父母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不要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而应该提出想法和建议,让孩子自主选择。换位思考,如果别人忽视我们,只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会有什么感受。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想法。

二、与孩子商量的力量

程言珏是一个聪明听话的孩子,她的父母善于征求她的建议,与她商量后做出决定。当外婆生病时,妈妈与程言珏商量是否前往照顾外婆。尽管知道父亲做的饭菜简单,程言珏仍然愿意妈妈去照顾外婆。这种商量的方式避免了矛盾,减少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程言珏的父母通过商量的方式展现了他们的修养和教育策略,也使程言珏变得愈发懂事。

三. 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的世界

宋宾诚是一个顽皮且爱玩的孩子,尽管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但自制力仍然较差。若是一般父母,可能会严厉批评并要求孩子改变。宋宾诚的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理解这一年龄阶段的特点。他们赞扬孩子的聪明才智,正确引导其不良行为;对孩子爱玩的行为,他们认为正常,只是建议孩子在完成学业后再去玩;对于孩子自制力差的情况,他们通过提升孩子注意力集中的锻炼来帮助孩子改善,而不是训斥。因为父母经常站在宋宾诚的角度思考,所以他们无需以命令的口吻与孩子交流,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孩子的缺点得到改正,爱动脑子的优点得以保持。

操作建议:

父母应该经常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他们的语言和行为,理解孩子的年龄特征,避免给孩子提出过于严格的要求。了解孩子看待问题的角度,避免用成人的标准来批评孩子。重视孩子的自尊心理,不要以命令的口吻对待孩子。真正的沟通和理解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

第三代试管婴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