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这是一种由白念珠菌引发的婴儿口腔黏膜炎症。深入了解其起源,我们会发现,婴儿鹅口疮的部分病因竟然可以在母亲身上找到。
我们要关注的是准妈妈的产道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这种微生物通常寄生于人体的皮肤、肠道以及女性的阴道部位。如果孕妇在孕前就患有白色念珠菌阴道炎,那么在生产过程中,新生儿就有极大可能在通过产道时接触到念珠菌,从而引发鹅口疮。据相关统计,绝大多数正常新生儿鹅口疮的病例,都是由于在出生时接触到了母亲阴道附近的念珠菌。
新妈妈们的精神压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产后,新妈妈们往往会面临婴儿照顾、喂养等一系列问题,心理与生理的压力都明显增大。即使新妈妈们没有生病,这种压力也会使她们的抵抗力下降,进而增加念珠菌感染的概率。
口服抗生素或接受化疗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鹅口疮的风险。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鹅口疮与奶块的区别有时令人困惑。宝宝吃奶后,口腔内会残留奶液,若未及时清洁,便会形成奶块。与鹅口疮相似,但如何区分呢?使用湿棉签轻轻擦拭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如果白色块状物轻松消除,那就是奶块;如果擦拭困难,或者擦拭后留下红色创口,那就可能是鹅口疮了。
婴儿鹅口疮与母亲的关系密切,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学会区分鹅口疮和奶块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