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生儿来说,败血症是一种令人担忧的传染性疾病,因此准爸妈们必须高度警惕,深入了解其致病原因。而针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更是降低其发生几率的关键。那么,究竟有哪些治疗方法呢?让我们一同来探讨。
关键的是病因治疗。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是首要任务。根据细菌和药敏试验选择具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至关重要。在病菌不明确的情况下,应选择抗菌谱较广的药品。对于病情较重的感染,需要联合用药,但需注意避免二重感染。一般要达到良好的疗效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病情严重的患者则需要三周以上。
要清除疾病灶。对于局部炎症、皮肤化脓灶、口腔黏膜溃疡等,应进行相应的处理,并隔离感染源。
免疫性治疗也是重要的一环。通过在新生儿的血液中直接补充各种免疫抗体,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疾病康复。多次少量的输入新鲜血浆、换血疗法等,都可以实现免疫球蛋白和核糖核酸方式的治疗。
支持疗法亦不可忽视。这包括选择卧床休息、补充营养、补充合适的维生素、确保热量、水和电解质的足够,以及保持酸碱平衡等。必要时需输血、血浆和血红蛋白等。如出现高温,需进行物理降温。
至于对症治疗,可以采取物理手段维持新生儿的体温,补充血容量,对于烦躁惊厥的情况,可以使用镇定药物进行治疗。如出现脑部水肿,则应使用脱水剂。单纯的败血症如得到合理治疗,不会留下后遗症。而复杂的败血症,如合并脑黏膜炎、坏死性肠炎等,对器官的破坏程度较大,治疗相对困难。
若新生儿败血症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
1. 化脓性脑膜炎: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主要波及蛛网膜下腔,可能累及脑、脊髓、脑神经及脊神经,常伴随脑室壁及脉络丛的炎症。
2. 肺炎:是小儿常见疾病,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居多。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其主要病因包括小儿饮食习惯不当、宿食积滞生内热、痰热壅盛等。
3. 肺脓肿: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肺组织化脓性病变。早期为化脓性炎症,继而坏死形成脓肿。其可根据相关病原进行分类,如葡萄球菌性、厌氧菌性或曲霉菌性肺脓肿等。
了解这些治疗方法及可能的并发症后,家长应更加注意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