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儿童健康的隐形威胁,家长需警惕
鹅口疮是一种在儿童中常见的并发症,家长们需要深入理解其危害,并重视对此病的学习与理解。鹅口疮生长时,婴儿口腔会感到疼痛,导致婴儿拒绝哺乳,食量减少,长此以往体重增长缓慢。若鹅口疮扩散至口腔后部,更可能波及食道,使婴儿在吞咽时感到不适和疼痛,甚至因此拒绝饮水,导致脱水。
鹅口疮常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螺旋体感染引发。其发生与食具消毒不严、口腔不卫生以及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特别是新生儿,他们可能因为产道感染或因哺乳时奶头不洁及污染的乳具感染。
临床表现上,轻症可见口腔粘膜表面有白乳凝块状小点或小片状物,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拭。重症则口腔白斑膜上覆盖白膜,显微镜下可见真菌的菌丝和抱子。对于这些症状,家长需要高度警惕。
对于儿童鹅口疮的防治措施,关键在于保持乳头和食具的卫生,避免霉菌侵入口腔粘膜。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儿童也需要特别注意。治疗鹅口疮,可以使用霉菌素研制后与肝油滴剂混合,涂抹在创面上,每4小时用药一次,效果显着。
生活中,家长们需要注重孩子的健康,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孩子因为年龄小、免疫力低,很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家长要深入了解并预防儿童疾病,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希望家长们能认真对待孩子的身体,掌握这些知识,为孩子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