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一种口腔粘膜疾病中的常见溃疡性损害,其发作尖锐疼痛,影响日常言语、饮食及休息。从中医角度看,此病常由心脾积热、阴虚火旺引发;而从现代医学角度,复发性口腔溃疡则与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
口腔溃疡的病程通常持续3至5天,且容易反复发作,病媒菌仍留存于口腔内。每当说话、吃喝时,一旦触碰到伤口,便会引发难以忍受的疼痛,尤其是舌头溃疡。由于口腔内的刺激,患者会面临口水增多、吞咽困难等困扰。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成因相当复杂且多样,每个人的发病诱因差异巨大。虽然每位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接受治疗的效果却因人而异。这提示我们口腔溃疡的发病与诸多因素相关。从国内外的研究来看,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和功能障碍、内分泌变化、精神神经因素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可能是口腔溃疡的诱因。
病毒感染中的口炎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性口炎的临床表现相似。大量的病例研究却未能成功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病损中培养出病毒。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病毒在口腔溃疡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认为病毒寄生在细胞内,产生的病毒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宿主组织的病理变化,最终引发溃疡。
细菌感染中的L型菌也被认为是口腔溃疡的诱因之一。这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在抗生素作用下转变而来的无细胞壁的过滤性原生质体可以寄生在细胞内,形成潜伏带菌状态。有研究表明,将该菌的培养液注入实验动物的口腔粘膜也能引发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观点认为L型菌与口腔粘膜存在共同的抗原成分,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能与之发生反应,损伤上皮形成溃疡。
口腔溃疡的成因复杂多样,不同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发病诱因。对于复发性口腔溃疡,其发病与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口腔溃疡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