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这一被称为地方性的心肌病的疾病,最初是在黑龙江省克山县被发现的。经过深入调查与研究,急性克山病在1980年已基本从这片土地上消失。克山病所带来的影响仍然让人心有余悸。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急性心功能不全,伴随着心脏扩大、心律失常,还可能引发脑栓塞、肺栓塞以及肾栓塞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这一切,无疑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关于克山病的病因,至今仍是个谜。在低硒地区,患者血液和头发中的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这使得人们普遍认为硒的缺乏可能与克山病的发生有关。口服亚硒酸钠的预防效果也为此提供了证据。即使在低硒地区,克山病的发病率也只占当地人口的一小部分,缺硒并不能完全解释克山病的季节性高发。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他多种因素,如病毒感染、营养状况、水源和土壤质量等,都可能对克山病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慢型克山病是一种从潜在型、亚急型、急型转化而来的疾病,其起病过程较为缓慢。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悸、气短、疲劳后症状加剧、尿少、水肿、腹腔积液等症状。经过体格检查,常可发现心脏向两侧明显增大,心音低沉,并可听到轻中度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的奔马律。晚期则可见到右心衰的明显表现,如下肢水肿、肝肿大、颈静脉怒张等。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心源性肝硬化、腹部积液、胸部积液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