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动脉持续收缩,是脑血管痉挛的主要表现,这种状态会导致血流供应不足,从而引发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面对这一病症,治疗的首要任务是针对病因展开治疗。以动脉瘤破裂引发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例,需要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并采取介入治疗方式,如动脉瘤弹簧圈栓塞。若解除病因后仍存在脑血管痉挛,药物治疗成为必要的选择。
脑血管痉挛的药物治疗中,钙离子拮抗剂是主力军。其工作原理在于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的钙异常内流,从而降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目前临床上推荐使用高度选择性的第二代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它对颅内血管以外的血管扩张作用相对较弱。除了钙拮抗剂,镁剂也是预防血管痉挛的有效药物。
碱作为一种血管扩张剂,局部应用时可高度选择性地作用于痉挛动脉,但其作用时间短暂,对老年患者的血管舒张作用可能会减弱。除了药物治疗,静脉给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也是缓解脑血管痉挛的一种方法。
在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过程中,保持病人的充足血压和足够血容量至关重要。因为一旦脑血管痉挛发生,病人可能会出现大面积的脑皮层缺血,导致意识淡漠甚至昏迷。一旦出现脑血管痉挛,必须及时处理,以防止血管痉挛进一步恶化,甚至引发脑梗塞。对于患者而言,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是避免病情恶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