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干骨折,主要出现在青壮年强体力劳动者中。这种骨折多由强大的外力引起,无论是直接的暴力还是间接的暴力。直接的暴力,如车祸碰撞、碾压、挤压和重物打击,常常导致横断、短斜和粉碎性骨折。而间接的暴力,如从高处跌落、扭转和杠杆外力,则更容易引发长斜形和螺旋形骨折。
股骨骨折的部位不同,可分为上1/3骨折、中1/3骨折和下1/3骨折,其中中下1/3交界处的骨折最为常见。每一种骨折都有其独特的移位特点。对于股骨上1/3骨折,由于外展、外旋肌群和髂腰肌的作用,骨折近端常向前和向外角突起移位,而远端则向内、向后和向上重叠移位。
当中1/3的股骨骨折时,除了骨折端向上重叠外,移位的主要方向会随暴力的方向而变化。远程折叠端会向后和向内移位。而对于股骨下1/3骨折,由于内收肌的牵引,近期折叠端会向后倾斜,形成角突起移位,这种情况可能损伤腿筋运动,并可能威胁到静脉和神经的健康。
这些骨折不仅给患者带来剧烈的疼痛,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及时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都能恢复良好的功能。